壮族铜鼓:稻作文化的印记

顺盈娱乐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顺盈娱乐 > 关于顺盈娱乐 > 壮族铜鼓:稻作文化的印记
壮族铜鼓:稻作文化的印记
发布日期:2024-07-22 05:50    点击次数:152

图片

带有纹饰的壮族铜鼓鼓面。孔静 陈捷 摄

铜鼓作为壮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载体,属于综合性艺术欣赏品,也是文化艺术中一颗耀眼的明珠。铜鼓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生活与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经过绘制模型、合范、烘烤等复杂的制作工序,最后变成造型夸张、雄壮有力、庄重耐看的艺术品。如今,铜鼓习俗正在被赋予当代审美内涵,重回生活。

壮族铜鼓文化溯源

铜鼓是稻作文化的产物,属于可观赏的敲击乐器,鼓面是铜鼓的重点装饰部分,有平面纹样,也有立体纹样。由于使用场合的不同,装饰符号有千种,纹饰中的蛙纹、太阳纹、几何纹、水波纹,都与稻作农业息息相关,土地、雨水、太阳等与劳作生活相关的元素都说明铜鼓纹饰源于当地的稻作文化。这些与古代劳作生活相关的符号在鼓面上聚散、疏密有致,包含着民族集体的智慧,为人类文明留存了可供观察的文化记录,是研究古代壮族聚居地区江河流域文化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

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人类具有对本民族文化的共性感受,表现为对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铜鼓的纹饰符号记录着人民精神与物质生活的细枝末节,体现了聚居在此的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与认同。明初汪广洋在《岭南杂咏》中写到“村团社日喜晴和,铜鼓齐敲唱海歌”,描述了社日的热闹情景:雨后初晴,村落中鼓手敲击着铜鼓,唱着劳作之歌。

因民间传说壮族人民在劳作生活中形成了对蛙的敬畏,以蛙纹寄托美好祈愿,最终壮族铜鼓上的“蛙”发展成了壮族人民所共同承认的民族标识纹样。在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博物馆中,珍藏着“满饰几何人鸟纹面铸骑乘巨蛙铜鼓”,铜鼓造型夸张、雄壮有力、庄重耐看。这一铜鼓纹饰中青蛙雕饰数量甚多,浓郁的图案纹饰还涵盖了许多壮族古代社会生活的信息,凸显出了壮族文化的特征。这些因素成为判断铜鼓是否是壮族铜鼓的标准之一,这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壮族铜鼓的艺术内涵

铜鼓作为一种重器,与中原地区的鼎有异曲同工的功能,曾是权力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铜鼓的文化内涵也不断丰富。壮族铜鼓符号所体现的壮族文化内涵,可以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文化三个方面找到答案。鼓面的立体装饰物、平面纹样体现了少数民族意识形态、民族认同感、文化差异等文化信息。

壮族铜鼓文化符号中所体现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具象型纹饰,如日月纹、鹭纹、龙舟纹和舞蹈羽人纹等;二是几何型纹饰,有钱纹、席纹、抽象性圆圈纹、云纹等。纹饰多以重构或分解的形式出现,合理的构图布局形成强烈的整体视觉效果。纹饰是对古时农耕活动的描述,反映着古骆越人独特的审美特征,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铜鼓是具有广泛用途的艺术欣赏品,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要,铜鼓纹饰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而变化,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精神与物质交织的文化特征。

铜鼓纹饰之所以能作为壮族特有文化而延续至今,与其文化功能与文化内涵息息相关,更与民族的价值观、集体主义审美观、道德观、社会观等意识密不可分。一方面,广西地区因相对的交通阻塞、空间封闭,许多图案得以较为完整地存留至今,其中铜鼓上的蛙纹饰逐渐发展成大家所熟知的民族文化标识,向大众展示着古代壮族人民文化精神风貌和追求。另一方面,纹饰是装饰美化生活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广西壮族人民审美观、审美追求等精神层面特征。

图片

铜鼓上的蛙纹纹饰。孔静 陈捷 摄

壮族铜鼓的文化价值

铜鼓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化载体与符号,也是音乐伴奏道具,在振奋人心的鼓点敲击中和对来年风调雨顺的期盼中,壮族人民的艺术生活得到了丰富。在古代,鼓是振奋士兵气势的号召工具,铜鼓以其特有的敲击作用,雄厚的鼓声,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纹饰,既有声又无声地传递着强烈的精神讯息。铜鼓纹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形象刻画,展示着人民对于养育自己那片土地的无限的敬畏与深厚情感。

作为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铜鼓制造也是壮族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经过历代演变、文化交流与互动,以稻作文化为基础的铜鼓习俗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被挖掘,铜鼓的造型、作用、意义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传统纹样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与象征性符号之一,绚丽多姿的色彩、古朴特别的造型不仅承担着传递信息的重任,更传递着民族的认同意识,具备价值认同、民族文化认同等心理传承功能。受铜鼓习俗文化影响,广西还有许多以铜鼓元素为主,对铜鼓纹饰进行抽象、变异而提炼出的具有民族文化意味的建筑空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当数广西民族博物馆。

作为传播广西民族文化的场所,广西民族博物馆装饰布局参照了铜鼓造型,充分体现了当地对铜鼓习俗文化的创新和升华提炼。一方面,在主体建筑中应用民族文化符号,暗合博物馆传递传统优秀文化的功能。这种在遵循建筑装饰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重构与分解文化符号的表现手法,能让独特的民族文化通过不同形式和艺术风格展现出来,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让广大群众感悟民族地区的文化魅力,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将当地文化特征转化为建筑装饰语言,能体现民族地区的独特审美意识和民族文化意蕴,实现少数民族传统纹样从原始价值到现代设计表达手法的转化,从而延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与归属感的传承。

图片

广西民族博物馆主体建筑手绘图。孔静 陈捷 绘

让壮族铜鼓习俗文化更灵动

传承至今的壮族铜鼓习俗文化,蕴含着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与互动的精神力量。广西位于华南与西南文化交汇处,又是边境地区,靠近东南亚各国,不仅保留着自身的稻作文化,还保留着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交流、取长补短的特征,使壮族文化既独具特色又别有风味。铜鼓在古时是供祭祀或节日庆典使用的重器,使用铜鼓的习俗有的保存至今,有的已经消失,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变迁与交流,铜鼓的作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要挖掘地区特有的文化和民俗,不仅仅要提升文化的内涵与品质,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与互动中保持文化活力,加强文化交流,突出文化特色与地域特征。因此,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不仅要学会反思民族文化的过去,还需要探索民族发展的未来,激发文化交融的活力,对民族文化发展创新性传承。

民俗艺术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原因在于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壮族铜鼓习俗既具有中国民族艺术的内涵与特色,又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根植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土壤,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还体现着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精神风貌和理想信念,反映着广西文化的历史演变、思想转化和审美需求等诸多讯息。事实上,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蕴含着丰富文化功能及文化内涵的民俗符号,不仅是对鲜明的民族特征的展示,也是社会文化繁荣的直接、形象的体现,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价值。为此,解读民俗艺术的内涵远不是民族文化研究的终点,而应成为民族文化更新和发展的新起点,行进在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实现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过程中,民俗艺术才能长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孔静、陈捷,单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4期)

作者:孔静 陈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Powered by 顺盈娱乐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